名家讲坛回顾|李明欢 在水一方:国际移民大潮中的“她力量”

发布时间:2024-10-18 来源: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10月15日晚,由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名家讲坛第四十九期在第一文科楼二楼中厅会议室举办。本次主讲嘉宾为点点手机版app侨文化研究院院长李明欢教授,讲座由张振江教授主持。讲座主题为“在水一方:国际移民大潮中的‘她力量’”,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李明欢教授

李明欢教授首先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女性在三次国际移民浪潮即下南洋与闯金山时期、二战后国际移民浪潮时期以及全球化时代跨国迁移时期中的形象与动向,认为女性移民从望洋兴叹,到随波逐流,再发展到劈波斩浪,众多女性在从“自在”向“自为”迈进的征程中践行了“她成长”!

下南洋与闯金山时期的“她”是悲惨的。19世纪中叶后,前往东南亚的人数剧增,同时前往北美、澳大利亚的跨洋“淘金热”高涨,形成一波国际移民的浪潮。从移民数量看,移民群体以男性为主,女性占比仅有5%-6%。虽然女性移民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增加,但与男性相比始终是少数。从家庭婚姻等层面看,单身男性出国后常与当地女子通婚,形成了“两头家”现象,例如峇峇娘惹文化就是该现象的历史产物。留守在国内的妻子只能“望洋兴叹”,接受不公平的命运。从女性移民身份看,该时期16岁以上中国女性出国人员职业构成表显示,女性移民较多是与丈夫或家人同行、投靠丈夫与亲戚以及成为女佣或妓女等,如东南亚华人女性中的自梳女、妈姐、红头巾、琉琅婆,美国华人女性中被贩卖的“猪花”等。

二战后国际移民浪潮时期的“她”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女性意识觉醒。20世纪下半叶,受欧洲战后复兴、民族解放运动与民权运动勃兴、婴儿潮对女性群体的需要等多因素影响,女权意识发展,国际移民女性化趋势明显,女性比例直线上升。具体原因有以下四点:(1)科技革命引领全球产业结构变化使女性进入了更广泛的就业领域;(2)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成为吸引低收入国家女性的就业大市场;(3)跨国婚姻促进女性人口流动;(4)性产业等特殊行业对跨国女性的诱拐和人身控制。李教授还分享了她在海外多国的见闻,以及丰富的调研成果和学术经历,使大家对这一时期的女性移民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全球化时代跨国迁移时期的“她”充满自信,能力与地位提升。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女性移民数量大幅增加,占比已超过男性,成为国际移民的主体。海外中国女性移民呈现出两个特点:女留学生比例直线上升;女性独立移民数量上升,在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华人女性数量已超过华人男性。

随后,李教授提出了关于“她成长”“她力量”和“她风采”的三点思考。她指出,要看到女性移民群体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层性和多样性,虽然国际移民浪潮中的女性获得了成长,但“她权益”的保障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要看到“她力量”和“她参与”在当今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跨国流动中,女性的才干得到了展现,权利意识得以升华。

在问答环节,李教授耐心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她指出:“她权益”一定是女性靠自身努力获得的,而不是他人给予的;男女差异不等于男女对立,多一些换位思考能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她力量”在语言和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外华人作家中的女性力量正在崛起。移民后的境遇评价具有相对性,与自身的目标和期待相关,要理性思考和抉择,并结合实例,介绍了NGO以多种方式帮助国际移民女性群体。

讲座现场

最后,张振江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再次表达了对李明欢教授的感谢。我们相信,在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她魅力”必将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张振江教授

Baidu
taptap亚洲点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