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单位概况
单位简介
现任领导
师资力量
科学研究
学科组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本科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组织概况
网上党校
主办刊物
学生天地
本科生天地
研究生天地
活动剪影
专业馆藏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水生昆虫
鱼类
联系我们
学科组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首页
科学研究
学科组
河流生态与湿地学科组
学科组负责人:
杨扬
研究员
河流是陆地和海洋联系的纽带,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途径,对全球的物质、能量的传递与输送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我国河川径流总量达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5.8%,居世界第六位,为我国农业、工业、居民生活、航运提供丰富的水源和电能。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对河流的开发利用、过度捕捞、外来种入侵、污染加重及水文形态的改变,加之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我国河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广东省境内的珠江是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其丰富的水量和优良的水质成为香港及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引用水源,对维系珠三角地区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然而对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河流的研究严重不足,其重要性长期被忽视,缺乏亚洲河流的基础理论和保护对策,促使人们给予更加高度的关注。
河流生态与湿地学科组建立于2007年,一直致力于我国广东省热带亚热带大型河流基础生态学和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于2009年-2011年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东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维持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09ZX07211-009)”,围绕东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查明东江水系水生生物群落现状,初步建立东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完成东江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控制研究,以及开展东江干流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示范研究。此外,学科组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东江干流水质敏感区污染系统控制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2008ZX07211-003)”开展了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人工湿地对新型微量污染物(PPCPs、ARGs)的去除及机制、以及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此外在佛山南海软件科技园和惠州污水厂的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和组合人工湿地对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示范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目前,学科组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环保部水专项“东江流域水质与水生态风险控制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东深供水工程水质改善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环境综合整治重大科技工程—珠三角符合污染型村镇整治和修复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2012BAJ21B07)”,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东江流域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与退化机制研究和人工湿地处理农村复合污水工艺及机理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 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物质能量循环及机制
2) 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及退化机制研究
2) 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及修复技术
3) 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4) 人工湿地对新型微量污染物(PPCPs、ARGs)的去除及机制
Copyright © 2007 Jin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点点手机版app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邮编:510632 粤ICP备05008894
制作维护:信息管理办公室
---友情链接---
点点手机版app
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心
taptap亚洲点点app